信息中心
更多>>联系我们

联系人:朱文华
电  话:0510-68990800
传  真:0510-68990800
手  机:13706158226

地址:宜兴市湖父镇东兴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浅析园林绿化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1、适地适树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适地适树就是说应把树木种植在它最合适的地方,每一个树种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点,要求一定的生态条件,只有根据园林绿化的立地条件选择了适宜的树种,或者选择了能满足某个树种的生物特性的立地条件,树木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成活、成林,达到绿化的目的(生态环境、景观效果)。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选择绿化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依据生物与其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这是生物界的基本法则。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一般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它具有改善自然面貌,防止风沙,涵养水源,卫生保健,美化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如果绿化树种选择不当,就会使绿化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这样不仅达不到绿化的目的,而且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因此适地适树是园林绿化的关键,是园林树木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环,具有百年大计的意义。

适地适树就是:首先要了解立地,要弄清本城市绿地的气候、土壤、地势等自然条件,同时要摸清树木的习性,知道什么树种适宜于什么样的绿地条件,这就是研究适地适树的任务。

2、适地适树的途径

为了使地和树之间基本相适应,我认为可以归纳出三条基本途径。                                              

2.1  选树适地

即在已确定绿化地的前提下去选择适合该立地条件的树种,或是在已确定树种的前提下去选择适合该树种生长的绿化地,这两个方面的含义加起来实际就是适地适树的完整概念,但后一种以树找地的情况是不得已的,不应该提倡的。

2.2  改树适地             

即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其逐渐适合在与原来不相适应的立地条件下生长,如通过育种工作增强树种的耐寒性,耐旱或抗盐性,以适应寒冷,干旱或盐渍化绿化地上生长。

2.3  改地适树

即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及其他土壤管理措施,改变绿化地上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合于原来不适应的树种生长,如在积水和湿润的绿化地,可通过排水或做高床等措施来改变立地条件,通过种植混交林使一些耐荫性树种在树冠下正常生长。

以上途径在城市绿化中应用最广的是第一途径,是最经济适用的。

3、树种选择与立地条件

种植各种花卉,树木要根据植物的生长要求,生物学特性,根据不同的喜阳耐阴耐旱怕涝等不同的生态习性进行配植,一旦违反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必将导致种植设计的失败。

每个树种对立地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范围,只有在其最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生长良好,在选择绿化树种时,应该考虑多种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和地形。

3.1树种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气候条件是树种分布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每个树种在自然界中,都有适生的气候区域,即自然分布区。一般可以根据树种的分布区域研究树种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了解每一树种可能适应的气候限度和生长良好所需要的气候条件。通常各树种自然分布区的中心是该树种生长最适宜的地区,无论在生长量,材质,干形,抗性,繁殖能力,寿命等方面都比较良好。而且对土壤的适应性也较强,相反,愈接近其分布的边缘则生长愈差。如香樟在无锡地区生长非常好,而在苏北地区生长就比较差,成活率明显不高。在气候条件中,影响树木生长的因素很多,但其最主要的是气温和雨量。由于这两个主要因素的作用结果,形成了树种一定的水平分布。此外,日照、空气湿度、风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树种对气候适应的范围大小很不一致。如:南方的广玉兰、杉木、女贞、桂花、樟树、毛竹等,喜欢暖湿的气候,而北方的樟子松、红松、云杉、水曲柳、文冠果等则俱有耐寒的特性,赤松、黑松、杜松、木麻黄最适宜海洋性气候。而白榆、樟子松则适宜大陆气候,杨、柳、侧柏、刺槐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红松、赤松、黄菠萝等分布范围较窄。

       不同树种对光的要求也不同,如南方的桉树、银杏、鹅掌楸、合欢、龙爪槐、喜树、广玉兰、泡桐等树种多较喜光(称为阳性树种)而石楠、日本冷杉、白兰花、云杉等则较耐阴(称为阴性树种)。

凡在一个地区有天然分布,而且分布普遍,生长最正常,也有栽培经验的树种,就证明它是适合当地气候的,我们称之为该地区的乡土树种,绿化种植应尽量选用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最可靠,种源也好。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飞速发展,不少地区感到乡土树种不能满足需要,要从外地(包括国外)引进优良树种,如南方的湿地松、火炬松、意大利杨、夹竹桃、毛刺槐、伞房决明、池杉、落羽杉等。实践证明,这不但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但是引种一定要通过试验,成功后再推广。

树种选择还要注重树木本身挑选,应该选择生长正常的树木以及没有感染病虫害和未受机械损伤的树木。如果在森林内选择树木,必须选择疏密度不大的林分中的最近5-10年生长在阳光下的树,过密的林分中树木移植到城市后不易成活,且树形不美观,最好选择散生才,这样的树木比较容易成活。选择大树时,应考虑到树木原生长条件和定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如土壤性质、温度、光照等条件。树种不同,其生物学特性也有所不同,移植后的环境条件就应尽量地和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相符,另外,立地条件的好坏也与树木移植成活率有关,通常情况下,土壤肥沃深厚、水分充足的地区,树木根系分布较浅,主根发达,须根较少,移植时树木土球容易松散,树木移植成活率较低,而土壤浅薄贫瘠;缺少水分的地区,树根系分布较深,主侧根均发达,须根也较多,移植时树木容易携带土球,虽然树木景观上较前者逊色,但树木移植成活率较高。认真勘察和了解树木的立地环境资料是确定后期处理措施的关键依据,也是根据定植地条件合理挑选树木的重要环节。

另外,还要根据绿化的要求来确定树体形态,用途不同,树体、形态标准则不同,如行道树,应考虑干直、冠大、分枝点高,有良好的弊阴效果的冠形。实地中应选取林缘木或孤立木;而用于庭院观赏树的树木,应讲究树姿造型。实地中应选取孤立树,处于风口或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树木。因为这些地方的树木往往树型奇特,别有韵味。

4、树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土壤与树种生长的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的树种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在土壤条件中影响树种选择的主要是水分,养分,酸碱度及盐渍化程度。

各树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同,在选择时必须了解各树种生长与土壤条件的关系,从土壤水分来看,大多数树种在土壤水分中等湿润程度时生长最好,但它们的表现有所不同,鹅掌楸、红松等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格,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生长都不良,也就是说,这些树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范围较窄,在积水的情况下就会死亡,柳、枫、杨、赤杨、水杉等可以在低湿的地方生长;油松、赤松、樟子松等耐干旱,香樟、广玉兰、女贞、夹竹桃、南天竹、鹅掌楸毛竹等喜湿润,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一般来说,浅根性树种的抗旱能力比较差些,而深根性树种抗旱性较强。从土壤肥力来看,大多数树种喜欢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地,只是耐瘠薄的程度不同,在具体安排时,应该将好土壤用来种植价值珍贵的树种。如:五针松、红豆杉、广玉兰、银杏等树种。而将油松、樟子松、侧柏、石楠、油松、赤松、紫荆、合欢等树种安排在土壤瘠薄、干燥的绿地上。一般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的土壤矿物营养要求较高,豆科树种有根瘤菌,根系非常发达,较能适应贫瘠的土壤。

各种树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树种适宜在微酸性及中性的土壤上生长。

5、地形条件

             在同一气候区域内,选择树种时还应该注意地形条件。因为地形条件对局部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有明显的影响,如山区和平原,高山和低山,山岗和山谷,阳坡和阴坡,迎风和背风面,在气候和土壤方面都有所不同。一般高山比低山和平原温度低、风大、雨水多、湿度大。阴坡比阳坡日照时间短、温度低、土壤湿润。平地则比山地暖和,而洼地易积水和起碱,因此要按照不同地形条件选择绿化树种。如一些欧美杨品系的杨树适合平原生长,在山地生长比较好。适合于山地生长的红松、云杉、大青杨等在平原生长不好。同一地区的山地,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适宜种植树种也有差别。坡向不同,适生的树种也不同,一般是低山阳坡应选择喜暖、喜光、耐干旱的树种,如落叶松、樟子松、山杨、桦木、柿树、石楠等,而红松、云杉、冷杉等树种,均以阴坡绿地效果好。此外,坡度、坡位等因子也会对小气候有所影响,在树种选择时应加以考虑